欢迎光临~ballbet贝博BB
语言选择: 中文版 line  英文版

全自动清洗微滤机

30多年没碰到过!浙江一发电厂“海蜇泛滥”:日夜奋战收获21万斤

时间: 2025-05-05 23:02:05 |   作者: 全自动清洗微滤机

  在浙江嘉兴,有一座老牌发电厂——浙能嘉兴发电厂,它坐落在钱塘江北岸的六里湾,是华东区域最大、全国第二大的燃煤发电厂,每天承担着巨大的发电任务。然而,就在这个金秋九月,一场突如其来的“海蜇大军”让这座发电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  “真是抓不完,根本抓不完!”这是发电厂员工们的无奈感慨。自9月18日起,海蜇如潮水般涌来,让发电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“海蜇危机”。都说“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”,可这回,发电厂算是被海蜇给“吃”苦了。面对这漫山遍野的海蜇,发电厂究竟该如何是好?

  走进浙能嘉兴发电厂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。循泵房前,绿色的旋转滤网旁,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清理着海蜇。这些平日里与机器打交道的糙汉子们,此刻却化身成了“海蜇猎人”,与这些不速之客展开了激烈的“较量”。

  “9月18日到9月25日,已经抓了约5250袋、21万斤的海蜇了。”发电厂维护部副主任习超一边擦汗一边说道。这数字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,更何况是亲眼目睹这场“海蜇盛宴”。海蜇们仿佛商量好了似的,一股脑儿地往发电厂里钻,把原本平静的发电厂搅得翻天覆地。

  习超站在旋转滤网前,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,心中五味杂陈。这些滤网原本是用来过滤海水中的杂物的,可如今却被海蜇们当成了“免费宿舍”。它们紧紧黏在滤网上,导致滤网过载跳闸,阻塞海水通道,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。

  “我们特别希望有机会能够集思广益,有没有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海蜇问题。”习超无奈地说。发电厂已经尝试了多种方法,但效果都不理想。旋转滤网虽然24小时连续运转,但海蜇们却像是永远也抓不完似的,源源不断地涌来。

  工人们也是苦不堪言。他们三班倒,每班8个小时,轮流上阵清理海蜇。有的工人是第一次抓海蜇,手法生疏,力气大了怕海蜇碎掉,力气小了又怕抓不干净。几个小时下来,整个人都累得瘫倒在地。

  “抓海蜇的第一个小时还有点新鲜感,第二小时就不行了,腿酸得要命。滤网时不时会有海水溅出来,整个人全部湿掉,又腥又臭。等到最后值班时间结束,双腿沉得不像自己的。”一位工人边擦汗边抱怨道。

  这场“海蜇危机”不仅让工人们身心俱疲,也让发电厂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。9月25日晚上,因为海蜇大量涌入,导致三期循泵房6台旋转滤网只能运行一台,两台100万的发电机组被迫停掉一台。这对于发电厂来说,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。

 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“海蜇大军”,发电厂也是想尽办法应对。他们联系了海洋专家、平湖市政府等有关部门,寻求帮助。同时,也在积极寻找自救的办法。比如试试看能不能在相关海域拦一个防污网,隔绝一部分海蜇进入。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应对措施,要想从根本上处理问题,还需要找到更有效的方法。

  然而,海蜇们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。它们依然源源不断地涌来,让发电厂的员工们忙得团团转。工人们只能以最充足的人力、最完善的安排去应对这场“海蜇危机”。

  “这已经是我们第九天抓海蜇了,还不知道要抓到何时。”习超无奈地摇了摇头。但即便如此,他们也没放弃希望。因为他们了解,只有坚持到底,才能度过这场难关。

  就在大家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,一个好消息传来了。有渔民表示愿意帮忙清理海蜇,并将它们加工成海蜇皮出售。这无疑是给发电厂员工们打了一针强心剂。他们立刻与渔民们取得了联系,并达成了合作意向。

  于是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海蜇大战”又拉开了序幕。这次,不仅有发电厂的员工们参与,还有渔民们的加入。他们齐心协力,共同应对这场“海蜇危机”。

  经过几天的努力,海蜇的数量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。发电厂的生产也逐渐恢复了正常。虽然这场“海蜇危机”给发电厂带来了不小的损失,但也让他们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。

  这场“海蜇危机”虽然已逝去了,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远没结束。在自然界面前,人类总是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力。但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物,却让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伟大。

  浙能嘉兴发电厂在这场“海蜇危机”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团结的力量。他们没被困难所打倒,而是迎难而上,最终战胜了困难。这种精神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。

  同时,这场“海蜇危机”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。咱们不可以一味地索取和破坏自然,而应该尊重自然、保护自然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可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,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
  最后,我想说:“海蜇虽小,却能掀起大浪;人类虽强,也应敬畏自然。”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同守护这个美丽的星球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