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4-10-23 00:36:40 | 作者: 蛋白质分离器
新华社武汉7月27日电(记者熊琦、邓楠)“淡水池养的是铜鱼,海水池养的是石斑鱼……”在武汉市武昌徐东商圈里的数创大厦26楼,“90后”技能员刘帅抓起一把鱼食,悄悄撒入蓝色水池,水面瞬间欢腾,百余条鱼儿跳动不止。
建在“云端”的这两个鱼池,正是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科生态”)的循环水饲养池。离地近百米的闹市写字楼内,这座才智化的水产饲养工厂位于其间,能够称为当之无愧的“空中渔场”。
在武汉市武昌徐东商圈里的数创大厦26楼,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一同对饲养设备做检测。新华社发
刚步入大门,一个金色牌子就映入眼帘:湖北省水生物种维护与修正工程技能研究中心。有着双重身份的刘帅既是企业的技能员,也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,他向记者介绍,“咱们这儿既是一个饲养工厂,也是一个‘海鲜陆养’的展示中心,更是一座研制基地。面积尽管不大,但一切的绿色饲养循环体系完全,能够直接进行完好的水产饲养。”
记者在现场看到,每个鱼池的直径约有两米,水深挨近一米。鱼池背面摆放着几个巨细各异的蓝色“大罐子”,大屏上,两套体系的运作时的状况可实时监控,目标数据一望而知。
“这些蓝色容器分别是微滤机、蛋白分离器、生物床等设备,也是饲养池的水循环体系。”刘帅说,通过物理过滤、生物过滤以及紫外线灭菌等过程,整个饲养体系中的水能够在必定程度上完结每小时循环并净化一次,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达95%以上。水质一旦超支或许产生停电,仪器便会主动报警。
据了解,以往在内陆环境下精准模仿海水的生态环境,企业要从沿海地区购买海盐卤水,再进行淡化处理,本钱昂扬、功率低下。从前年开端,“中科生态”的研究人员破解了这一难题,通过超膜过滤的纯净水,加上灭菌浓缩海盐等,成功将内陆淡水转化为与海水成分高度共同的环境,开端了高楼里的“海鲜陆养”试验。
“除了盐度,水温也是要害。”刘帅弥补说,通过设备操控,空中鱼池里温度稳定在28℃左右,为石斑鱼这样的海水鱼供给了适合的成长环境。
“‘海鲜陆养’对供电质量展开要求很高,日常的巡视和查看有必要特别详尽,尤其是铺设的线路必定不能够存在漏电危险。”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余乐说,武汉入伏后的高温、暴雨雷电频发,针对这类用电需求高的企业,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30个服务专班,不只常态化地展开上门用电体检、展开训练,还对企业的供电线路,进行高频次的巡视运维,根绝因用电问题带来的危险。
中科生态总裁杨琳介绍,通过在“空中鱼厂”一年的试验,1立方水体鱼类产值到达70公斤以上,比照传统水塘的产能,提升了一二十倍。规模化量产后,也完成了批次产出标准共同。
“节水、节地的一系列绿色展开实践,不只破解了‘海鲜陆养’难题,更让工厂化循环水饲养形式成为可能。”杨琳说,选用这样的“海鲜陆养”,与传统空运比较,海鲜无需通过长途运输和暂养环节,新鲜度和口感得到保证,本钱匠心独运近30%。新鲜活鱼直送餐桌,全过程不超越2小时。现在技能设备等已走出武汉,在贵州、都江堰等地产业化落地使用。